top of page

藍領逆襲!微軟公布最難被AI取代的行業

  • 作家相片: 展志小編
    展志小編
  • 9月5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AI 來了,誰該緊張?


生成式 AI 正在翻轉許多產業,讓不少人開始擔心:「我的工作會不會被機器取代?」 不過,微軟最新的研究報告(使用 20 萬筆 Copilot 對話數據分析)卻給出了一個讓藍領朋友們可以開懷大笑的結論AI -- 其實最難取代的,是那些需要實際動手的工作!


小編幫大家整理了最容易最不容易被取代的TOP15名單!



營建人笑了:我們在安全名單上!


微軟的報告將各種職業依據 AI 適用性做了排名,結果顯示:


護理助理、洗碗工、客房清潔員、按摩治療師......還有我們營建人熟悉的 混凝土工人(Cement Masons & Concrete Finishers)、屋頂工(Roofers)、打樁機操作員(Pile Driver Operators),全都進了 AI 最難取代的前15名 榜單!


這些工作有什麼共通點?簡單說:需要體力、需要經驗、需要現場判斷;現場澆混凝土、綁鋼筋、爬上屋頂?抱歉,機器人還遠遠辦不到。


反觀榜單的另一頭,口譯與筆譯員、歷史學家、作家、技術文件寫作人員、客服人員等職業,因為高度依賴文字、資料處理和邏輯推理,AI 適用性分數高達 0.8 以上,成了最容易被 AI 部分取代的 Top 15。


所以說:藍領逆襲!當許多白領擔心 AI 搶飯碗時,營建產業反而因為實作技術與經驗的珍貴性,顯得更具競爭力與不可替代性。


ree
ree

放心上工!


所以,看到新聞裡那些「AI 將取代一半工作」的標題時,營建夥伴們可以放心地說:「我們不在那一半裡!」 未來,掌握實作技能、懂得用 AI 工具輔助的藍領工人,會更上一層樓。


話雖如此...


勞工雖然不會被取代,但問題下一代年輕人願意做嗎......?



References


Tomlinson, K. et al. (2025). Working with AI: Measuring the Occupational Implications of Generative AI. arXiv:2507.07935.


Microsoft Research (2025). Copilot Interaction Dataset, 200,000 Conversations Analysis.

ree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