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然這麼多混凝土變成廢料
- 展志小編
- 8月2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混凝土是工地上最常見的材料,但你知道嗎?
每年被浪費掉的混凝土量,超乎你的想像。
這個數字不只是幾車料,而是足以讓全球營建成本出現驚人黑洞。
到底浪費了多少?每個工程百分之多少?換算經濟損失多少?
往下直接看用心整理完的數據。
混凝土是現代基礎設施與建築的核心材料,從住宅、商業大樓到道路、橋梁、港口,幾乎每個工程項目都少不了混凝土。它是全球使用量僅次於水的第二大物質。
然而,你知道嗎?每年全球用於工程的混凝土中,約有 10% 至 15% 最終成為廢料。這意味著我們在使用這種重要材料時,存在著大量浪費。
浪費量到底有多大?
根據全球水泥與混凝土協會 (GCCA) 的資料,全球混凝土的年生產量高達 14 億立方米(約 32 億噸。
如果其中 10% 至 15% 最終變成廢料,那麼 每年約有 1.4 億至 2 億立方米的混凝土被浪費。這些浪費主要發生在施工現場,來自預拌量過剩、施工誤差、運輸損耗,以及因返工或設計變更造成的拆除廢料。
經濟損失換算
混凝土的平均成本(含材料、攪拌與運輸)若用 100美元/立方米計算,這意味著光是混凝土浪費,就造成 140億至 200 億美元/年 的直接經濟損失。這還未計算廢料處理、清運以及環境影響帶來的額外成本,若一併考慮,浪費帶來的實際經濟負擔更大。
混凝土浪費與環境影響
混凝土浪費不僅意味著經濟損失,也增加了碳排放與自然資源消耗。混凝土的核心成分水泥在生產過程中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,根據 GCCA 的資料,水泥產業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約 7%。因此,每 1 立方米的混凝土浪費,除了增加施工成本,也意味著額外的碳足跡,對全球減碳努力構成挑戰。
如何減少浪費?
精準材料計算:在施工前精準計算。
每一根樑、柱、每一塊板、牆,一定要有清楚計算式,方便多方檢查。而且,若施工後的數量與估算數量有顯著差異時,也才能夠檢討問題。
牆的門窗開孔也要精確計算。
施工品質控制:透過現場監督與標準化流程減少返工與錯誤。
再生混凝土使用:利用拆除混凝土回收再生骨料,減少新材料使用與廢料量。
這些措施不僅能降低浪費造成的 133 億至 200 億美元 經濟損失,還能減輕環境負擔,對整體建築產業的永續發展有深遠意義。
參考文獻
BigRentz. Construction Waste Statistics (2021).
GCCA (Global Cement and Concrete Association). Cement and Concrete Around the World.https://gccassociation.org/concretefuture/cement-concrete-around-the-world
Wikipedia. Concrete.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oncrete
